驾车出门可先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车载终端查询交通状况,获得最合理的行驶线路;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系统会给你推荐哪里有最近的停车位;城市管理部门可通过系统查看各个监控点的水、土地、大气等环境相应的环保指标,并将这些数据发布给广大市民,对不达标的点立即责成责任方进行整改;冰箱自动提示哪些食品缺货,需要购买;回家前通过手机将家里的热水、地暖等打开,回到家就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充分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城市环境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憧憬,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中国联通,作为我国通信运营企业中较早提出“智慧城市”战略的企业,正依托三大网络、九大数据中心基地以及拥有强大支撑能力的“悦云”平台,为各行各业打造丰富的智慧应用,引领着我国智慧城市前行!
数字城市的概念是上世纪末随着数字地球的概念被提出来的,即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而智慧城市的概念是近几年随智慧地球概念被提出来的,指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高效整合。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日渐成熟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起到了奠定先决条件的作用。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曾撰文给智慧城市下了定义,他认为智慧城市的内涵是将数字城市、物联网与云计算三个概念的融合,即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的理念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物联网的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城市与城市系统整合。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包括城市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越来越多的专家认同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而无线城市、光网城市是更为基础的底层概念。
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目前,韩国、新加坡、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已先后开始实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新加坡实施了“智慧国2015”计划,着力构建新一代资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培养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化人才,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数字媒体与娱乐、教育培训、医疗卫生、金融服务、贸易和物流产业、旅游零售和电子政府等九大领域的发展水平。新加坡政府还将云计算、商业分析、绿色通信技术等纳入了“智慧国2015”计划。
欧盟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欧盟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治理等。比如,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监测器,利用RFID、激光扫描、自动拍照等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对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眼下,欧盟已通过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对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支持,共同攻克技术难关。